2023-06-03 14:11:00
浏览:
一个努力中的公众号
长的好看的人都关注了
本文共:2181字 预计阅读时间:8分钟
大家好,我是阿刁。
本文适合周一下午吃饭看。
从标题三问进来,首先回答***一个问题。
独立站未必是更好的选择,平台依然重要,适合的商家也更多。
阿刁虽然是对平台非常失望,才来做独立站。
但各位还是要明确一点:
事实上,做平台和独立站并不冲突。
很多不差钱的公司都会选择:既要又要。
因为独立站更多利润,更低获客成本,适合做DTC,做品牌营销,做客群积累等等。
实际上你不会以为平台只会帮你卖货吧?
他就没有自己的独立站吗?
非也,不信你看看国际站这个网页。
select.alibaba.com
前年炒的沸沸扬扬的自营事件,很多人都忘了。
可以点击下方文章回忆一下。
直到现在部分自营店铺链接仍然可以访问,防疫物资的自营,国际站则是自己开个独立站(二级网页)去卖了。
其他防疫物资商家有没有流量我不知道,
但我用SEM Rush看了一下,
国际站推自己的独立站网页也挺愿意花钱的嘛
这次新贸节我就不知道是几倍预算了,
可能还有小伙伴不知道
做防疫物资的商家怎么就不能报活动,
怎么就突然不给新贸节流量了?
别搞笑了,你不会想跟阿里抢饭吃吧?
歌颂就完了。
来说说独立站吧:
阿刁接触独立站也有段时间了,之前做B端独立站,就是一个采用wordpress搭建的网站,上面有产品和公司信息,不能直接购买但是可以留言客户信息,可以询价。
那时我叫他自建站,公司叫他谷歌网站,现在我更倾向于叫他B端独立站。
那,什么是独立站?
这是个很好的问题。
正如,我会让大家想想怎么定义关键词一样,怎么定义独立站?
遇事不决找搜索引擎。
这时候我就遇到了这个问题。
“独立站”跨境人经常说,但是在英文中对应的表达是什么?
你用谷歌翻译,它会翻译成 stand-alone station,
很显然不对。
那stand-alone website?
亦或是直译为independent website?
答案是都不对。
这个东西在英文中应该叫什么?
我认为应该叫online store.
或者叫E-shopping website.
我看了一下wiki对online store的定义,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Online_shopping
和我们对独立站的定义不说是一摸一样吧,
那简直可以说是分毫不差了。
因此,一个让可以让客户访问购买的网站,就是独立站。
为什么叫独立呢?因为国内平台太厉害了,不做就会死。
但在国外就一样了,国外还有不靠平台卖货的渠道。
国内有没有独立站?
有,也没有。
在淘宝出现之前,已经有人通过百度搜索买东西了。
但是如果你想买台摩托罗拉V3或者诺基亚N95
那个时候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会告诉你:别在网上买,都是骗子。
这就是那个时候网购的缩影。
此后国人被骗怕了,只相信担保交易。
现在也有独立站,但形式并不是网站了,更多还是要依靠平台,
比如微商,比如闲鱼无货源,比如微店,比如抖音小店。
但这些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在电商网站上卖货,
只是万物皆可电商。
(万物皆可电商这件事,也很难评判,但有时更纯粹一点更好,我不想在听歌的时候,哪天告诉我听歌app下面某一个tab就是购物车)
当然还有品牌独立站,比如小米商城(xiaomi.com),华为商城(vmall.com),这些也是独立站。
这种不是中小卖家负担得起的,就不展开了。
国内的独立站处于消亡的状态,
但是老外不同,技能点 点的不一样,
国人防止被骗的解决方案是相信大平台的担保模式,
国外防止被骗的解决方案是相信买家并建立诚信制度。
很难说这两种哪个更好,也就演化出了国内外电商环境的不同。
但在消费者眼里,肯定后者更有利于自己的利益。
有做过亚马逊和用过paypal收款的都知道,
这两家巨头公司的退换货政策非常有利于买家,
对买家好到无可救药的溺爱程度,有时即使卖家有理,买家有错,
你还是要赔偿的,包括但不限于退货不退款,重新发一个,等等。
这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,国人很多时候不愿意退款是因为要扯皮:
这个你穿过不能退货哦,
这个是不是你故意弄坏的啊,
这个换货你要付来回运费哦,等等。
由于收款机构(包括信用卡成熟的体系)都有对买家有利的退款政策,那老外自然对于是在平台还是网站上购物都不太敏感了,反正都是online shopping
那为什么要做独立站呢?
我给出的结论非常的简单:
1,平台越来越不当人了(这里包括规则的修改,包括流量的分配,包括流量的价格和质量,也就是获客成本的问题)
2,品牌营销的需要,现在流行直面消费者,也就是DTC。
3,客户的归属。客户究竟是你的还是平台的?举个例子,如果你客户的信息被平台卖给了你的竞争对手怎么办?别说不可能。
我不太想举个具体的例子告诉大家,国际站的流量有多贵(对比谷歌),实际上,你做亚马逊的也会发现,亚马逊的流量也很贵(对比谷歌),原因也非常简单,你做平台图的就是个平台自带流量,但很显然这不是免费的。
流量的分配很好理解,如果国际站,亚马逊,都需要从谷歌买流量,然后再加价卖给你,有些时候真不如自己去谷歌买,还可以更多的控制流量质量和数量。
至于平台规则的修改,很大部分是为了自己的财报和营收,很小部分是为了提升卖家的体验,像是国际站说的帮助中小企业出海,可以啊,先开个超级星厂牌吧,开了就有专门团队对接你,不开我很难帮你办事啊。
获客成本肯定是更高的,好不容易买家弄明白了自己的采购需求,剩下的就是比价了,平台上比价非常容易,特别是产品差异化不高的时候。
第二点,有关DTC和品牌营销能展开的地方太多了,我在这里先挖个坑吧。感兴趣的自行搜索一下,善用搜索引擎。
第三点,我做亚马逊的朋友告诉我,现在亚马逊对客户资料的处理也越来越严格了,说是保护买家隐私(听起来很熟悉?),实际上也确实保护了买家隐私,但并没有完全保护,更多的是保护了平台利益。因此你从平台来的客户平台保护可以理解,毕竟不能吃饭砸锅嘛,但如果不是从平台来的呢?
国际站还在鼓励大家把线下订单搬到线上,做这个的时候就不提保护客户隐私了,各位卖家怕的就是这些信息会怎么处理?如果哪天你不做平台了,这些信息会收到谁的推送?如果你我都做平台,但是我不想增加投入了,只投了8W,你投了80W,我怎么保证我的客户不会被广告或者其他方式营销呢。
或者大胆点说,直接被自营带走。
这不是阴谋论,亚马逊也有自营,而且在多个***面临反垄断法的诉讼官司,这你要说是我瞎掰的,那我真没办法说服你了。
第三个问题:
独立站会是更好的选择吗?
这个问题不必回答。
有的题,问出来就是为了送命的。
因为出发点就错了,这并不是前女友和现女友哪个更漂亮,老妈和女朋友掉河里了你救谁这样的问题,非得二选一。
平台也好,独立站也好,比作人的腿。
就像是两条腿走路,更稳一些。
你说你一条腿能不能前进?
可以,但可能会摔跟头。
独立站是件必须要做的事,
而不是左腿走得太慢了,我就把左腿切了,然后接条右腿,右腿就能飞。
做自建站,
并不是容易和难的问题,
而是快和慢的问题。
想从平台赚快钱,那就说不好谁赚谁的钱。
你觉得平台上的韭菜多,实际上或许你就是韭菜。
如果是想从长计议,打磨产品,做品牌出海,慢也可以接受,那独立站是必经之路。
独立站C端目前***火的就是shopify了。
你不可能绕过的项目。
我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公众号。
同时还有下面这篇文章,
介绍了shopify从0到1的具体事项。
我看了之后只想了一件事:
这个新人系列我是不用做了,挺好的。
我目前工作也是shopify,
时不时也会看一下Jeffrey的教程。
感兴趣的赶快关注加收藏吧。
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。
本文图片均采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,
请联系阿刁进行删除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。
你们的点赞是我更新的动力,感谢看到***。
喜欢的话点个赞或者在看吧。
文章内容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。